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资讯 > 食品安全知识

台湾说“塑胶袋=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吃了就不孕
来源: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

用上瘾?台人用塑化剂是欧盟3.9倍吃下肚恐致不孕

  今日在台湾媒体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在中时电子报今天一则《用上瘾?台人用塑化剂是欧盟3.9倍吃下肚恐致不孕》的新闻跑马灯,吓坏人许多民众,然而点进去一看就可以发现內容充满漏洞,错误百出。


  第一段“台湾人一年使用塑化剂量高达180亿个,平均每人每年使用量高达782个,竟是欧盟的3.9倍”你是否注意到了,为什么塑化剂的单位是“个”?台湾比欧盟多出“3.9倍”这个统计数字又是哪里来的?


  利用google搜寻后发现,这句话最早可溯源到“台湾环境资讯协会”于2014/09/19发布的《全台年用180亿个塑胶袋环团吁速展开“无塑生活”护海洋》中指出“全台一年用掉180亿个(塑胶袋),平均每人年使用782个,等于每天使用2.7个(2016/10/21更正:每人每天应为2.14个),但对比照欧盟每年每人平均198个,台湾多了3.9倍”发现了吗?原文指的是“塑胶袋”而非“塑化剂”,且重点在于塑胶袋的环保议题,中时直接将塑胶袋与塑化剂划上等号,完全是增加民众不必要的恐慌。


  此外什么是塑化剂?塑化剂只是一种代名词,代表着一群数十种到数百种的物质,且主要被添加于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中,此外目前被科学家证实会对健康造成风险的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并非所有塑化剂都有危害。


  紧接着內文提到的成大研究针对“塑化剂与女性性早熟”与“塑化剂与男性不孕症”两篇研究,经查询后应为2015年的研究《DevelopinganinterventionstrategytoreducephthalateexposureinTaiwanesegirls.》以及《Phthalatesmightinterferewithtesticularfunctionbyreducingtestosteroneandinsulin-likefactor3levels.》,都是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类”,中时电子报直接用忽略其中关联,以“塑胶袋=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逻辑撰写该新闻,利用文字游戏混淆民众。


  最后中时电子报再以“男性成人塑化剂的主要来源,是不孕症男性成人于塑胶袋及保鲜膜包装之冷热食、塑胶及保丽龙杯冷饮、宝特瓶装之运动饮料及茶类的每日摄食量皆高于正常男性成人,发现摄食量高者体內塑化剂浓度相对较高。”作为结论,却没有写到成大当年新闻稿提到的“不孕症男性成人个人卫生用品(尤其是沐浴乳、洗发乳、洗面乳、刮胡膏及香水)使用量皆较高,而使用量高者体內塑化剂浓度也相对较高。”直接要将人体內的塑化剂归咎于食品包材。


  另外再次强调,塑化剂主要被添加于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中,宝特瓶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保丽龙为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两者皆不会添加塑化剂,这是多年来经常被误用的內容,现在其实许多网站都已经澄清了。中时电子报在完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将多则新闻移花接木,刊登出如此谬误的报道,且中时相关媒体例如中视、中天也立即跟进,造成错误报道不断流传,实属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近几年有些研究报道也指出,台人体內的塑化剂含量确实较高,而回到会添加塑化剂的PVC来说,最常被作为食品接触包材的东西就是保鲜膜与塑胶袋,因此应该要让民众知道的,是在使用塑胶袋与保鲜膜时必须多留意其材质是否为PVC,若是则应该要避免用于盛装热食以及加热,而并非一昧的恐吓民众。塑胶是近几年常被谈起的环保议题,不过环保与食品安全并非相等,为了环保我们应该减少使用塑胶袋,但不应该借此以食品安全来制造恐慌。


创建时间: 2017-07-14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创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所有,如需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400-678-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