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资讯 > 食品安全知识

儿童食品不能只关注口感
来源: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儿童肥胖的社会化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着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在履职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董事长安庭注意到,针对儿童的零食类商品正在对儿童肥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庭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儿童食品的专门定义,对“儿童食品的营养指标、安全指标、食品添加剂使用应遵循的标准”并无明确说法。这就导致很多儿童零食以追求“口感”为市场目标,对糖含量不加约束,造成儿童添加糖摄入过多,让肥胖问题“火上浇油”。

安庭通过调研发现,膳食结构的改变、运动的减少以及不健康饮食行为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其中,糖摄入过多被广泛认定为风险因素。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9.5倍。除此以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危害呼吸系统及骨骼,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2017年5月,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指出,1985—2014年,我国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目前主要大城市0—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约为7.3%,相应超重、肥胖人数大约为3500万人。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30年,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接近5000万人。

随着家庭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儿童一日三餐外还有各种零食、甜食,极易造成热量摄入超标。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食用零食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因为好吃,并且吃了上瘾,再加之小伙伴之间的攀比心态,约有63%以上的青少年儿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且时间多集中在晚上,地点多集中在学校周边和家中。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儿童食品都以追求商业利益为根本目标。在这一进程中,长期的市场推广经验让厂商们掌握了以口味吸引儿童消费者的若干“秘诀”,其中极为重要的口味就是“甜”。长期迎合儿童特有口味及心理,且在无任何法律法规约束的情况下,庶糖、果糖等便成为了儿童食品特别是零食类商品长期以来的“当家主角”。具有吸引力的卡通造型、色彩鲜艳的包装之下,这些商品成为我国广大少年儿童糖摄入的重要来源。反观国际社会,目前,欧洲所有的食品在包装上都明确列出了每百克脂肪、盐和糖的含量,提示顾客健康饮食。南美洲的智利等发展中国家也出台了《食品贴标签法》,规定对高热量的食品或饮品,需做出醒目警示,让消费者能够快速了解食品成分。

2013年,我国颁布实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列出食品营养标签“4+1”信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以及热量,并不显示添加糖具体含量,也无任何高糖、高脂等警示语,亦未有儿童食品的“安全标准规范”来对应。安庭认为,政府部门不宜直接干预居民的生活方式,却可以从供给侧的商品着手进行相应规范,至少要求其在商品包装上做到告知与警示,这一点是有操作性的。

对此,安庭建议,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强制在儿童食品特别是零食商品的外包装上,标注清晰的糖含量及相应的警示语。具体包括: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或配料表进一步细化,要求儿童食品必须标出相应成分的含糖量及其折算的热量数值;食品行业尽快出台儿童食品含糖量标准,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应法规中,对含糖量做出约束与规范;由食品安全法规定在含糖量高的儿童食品中标明“过度摄入糖分有害健康”等警示语,用规范字体、字号给予标出,提醒消费者规避相应的风险。

创建时间: 2019-03-07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创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所有,如需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400-678-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