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资讯 >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年龄不同,适合自己的牛奶也不同
来源:央广网

【食品安全知识】

牛奶是公认的营养饮品,可你知道吗?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和有不同营养需求的人群在选择与食用牛奶时也各有不同。

青少年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因为身体长得快,骨骼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钙来维持。中国营养学会指出,就儿童青少年而言,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1300毫克。其中摄入量最高的应该是青春期(11~14岁),每天钙推荐摄入量应达到1300毫克,因为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发育特别迅速,除了骨骼的纵向生长以外,还需要沉积骨量。

此外,青少年骨骼更要填充大量的钙和蛋白质,才能使骨骼更结实、更健康。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饮奶可以增加青少年的骨密度、促进骨量的增长。

目前,我国6~18岁儿童的平均钙摄入量远远达不到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因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天牛奶的摄入量要在3杯(约500ml)左右,以保证其身体所需营养。

运动人群

牛奶是非常适合运动人群的一种食品,作为液体补充剂,它比豆浆、糖水更适合运动后的人群,不仅热量相对较低,还可以帮助恢复体力。所以,爱运动的人可以准备200~300g的牛奶,在运动后饮用。

慢性病患者

喝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更多的钾、钙、镁等矿物质,而奶制品不仅富含钙,钾含量也不低,适合于高血压患者。范志红表示,最近两年的多项研究也证明,奶制品摄入比较充足的时候,患中风的风险也会下降。因此,她建议高血压、脑血栓等人群,应该积极地摄入奶类,尤其是些含糖量较低的酸奶。在遵从医嘱的情况下,最好能保持每天一杯牛奶(250g)或一杯酸奶(200g)的摄入量。

孕妇

孕妇是非常适合喝牛奶的,或者是食用其他乳制品,而且喝牛奶或者食用其他乳制品对孕妇比对一般人更重要。因为孕妇在胎儿孕育过程中,不仅要补充自已所需的钙,还需要提供胎儿所需的钙。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述,孕妇在怀孕4个月后,由于本身组织的发育和胎儿的增长,必须增加能量、蛋白质、钙和碘的供给。如果孕期钙摄入量不足,胎儿吸取母体的钙,会导致孕妇骨质流失而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普通人每天牛奶的摄入量在300g左右,但孕妇从孕中期(孕13周)开始,最好每天额外增加200g的摄入量,达到500g为好。

产后妈妈

对于产后的新手妈妈,不管是否母乳喂养,都建议继续喝牛奶。虽然国内母乳喂养率远低于世界水平,但对于6个月内的宝宝,大部分妈妈还是会选择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妈妈们需要比平时补充更多的营养,尤其是通过饮食补充铁、钙以及蛋白质等成分。

范志红建议哺乳妈妈保持每天500g牛奶,满足身体对于蛋白质和钙的需求。如果不是母乳喂养,建议每天喝300g左右。

更年期女性

对于更年期的女性,范志红强调应该和其他年龄的成年人一样,坚持摄入足够多的钙,甚至还要适当地增加摄入量,可通过牛奶及多种食物来补充。增加的奶量要用来替代那些不健康的食品,而不是主食或蔬菜。

中老年人

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日摄人钙质剂量标准来看,中老年人的钙摄入量仅次于青少年,为1000~1200毫克。由于部分中老年人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全脂牛奶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肠胃负担并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可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低脂奶或者脱脂奶。这样,既可以补充牛奶蛋白质和钙,又可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此外,老年人可以在晚上喝牛奶,最好是临睡前。因为此时是身体的低血钙状态,牛奶中的钙可以及时补充身体中的钙元素,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

预防肥胖

对于有预防肥胖需求的人群来说,选择用牛奶、酸奶来替代提供高热量、高卡路里的零食,长胖的风险会大大减小,因为牛奶提供的综合营养价值要远远优于热量较高、营养成分单一的零食。对于预防肥胖的人来说,每天250g牛奶是很好的营养补充剂。

——本文摘自《消费指南》

小贴士

我国的乳制品消费习惯是大部分人喜欢用“喝” 而不是“吃”的方式。其实增加奶制品摄入,多样化食用方式是关键。

比如,部分成年人喝牛奶后会感觉肚子不舒服,这类人可以尝试喝酸奶,也可以选择喝羊奶。当然,日常还可以把奶类纳入到其它食品当中,比如牛奶燕麦粥里,也可以把牛奶放到面食。而对于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群而言,可以考虑选择酸奶,因为酸奶经过乳酸菌的发酵能更好地被消化吸收,也不容易出现身体不舒服和乳糖不耐受等情况。

此外,奶酪作为可以吃的乳制品,食用方便还易于存放,无论是早餐搭配还是面点制作,都是不错的选择。(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食品安全知识】


创建时间: 2020-09-04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创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所有,如需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资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400-678-9911